项目案例

PROJECT CASES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数字出版
数字文化内容生产
数字非遗
大型活动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典型案例(二)

信息来源:大数据中心  添加时间:2021/09/06  浏览次数:3046次

2021年6月,集团与中展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展公司”)开展数字化服务项目合作,其中艺术品涉及国画、油画、版画、木板水印、明清版画、漆画、拓片、书法、水彩、外国油画共10种类型。

图片1.png

此次项目采用集团自有CRUSE Scanner Synchron Table 4.0设备(以下简称“同步平台”)开展数字化服务。同步平台是专为工业、文博行业(包括扫描天然木材石材等)和艺术品复制等行业特种需求而开发的大幅面超高精度新型扫描仪,它能完美捕捉极其近似原稿的2D及3D表面纹理,用于多种行业应用的设计及复制工作;光学扫描分辨率(无插值)2000dpi,可调最大扫描分辨率范围200dpi-4000dpi;颜色深度48比特,扫描密度范围: 0-4.1D,扫描文件格式: Gray Tiff ,RGB Tiff。

为了安置同步平台,集团专设扫描室。扫描室墙面及天花板使用亚光灰色涂料,所有窗户使用遮光窗帘,温度在20 °C至25°C,相对湿度在30% 至50%,物理空间长6m、宽4米、高3米,以确保同步平台扫描达到最佳效果。

图片2.png

为了确保原稿与原稿数据的安全性,集团设有专业的服务器储存系统;为了精益求精,呈现出色彩还原效果,集团采购了有机玻璃防止扫描物体反光;为确保艺术品不被人为损坏,集团提前配置了专业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衣、消毒湿巾等防护性用品;严格要求员工在操作时遵守相关制度,以确保艺术品、数据、人员等各方面的安全。

图片3.png

因艺术品的特殊性、价值性,在前期工作中与中展公司针对操作细节多次进行讨论、沟通,最终达成双方合作操作模式,同时制定了严谨的操作手册。

第一步:根据艺术品的成像要求,选择相应的模式、镜头,激活白平衡,设定工作名、文件名。

第二步:由典藏员将艺术品进行出库处理并搬运到扫描平台上,调整其所在平台位置后,由集团操作人员用专业测量尺对其进行外边框与原稿尺寸测量,录入系统设置原始大小。

第三步:根据录入数据进行设备位置复位调试,根据扫描作品尺寸大小设定扫描分辨率,开始预扫描进行艺术品位置确认后,可正式开展数字化采集。

第四步:扫描成像后,用专业软件对扫描图片进行质检,主要查看是否有画面扫描不全、画面模糊、分辨率不清等情况。

第五步:由专业调图人员对扫描图片进行编辑、拼接、调色等后期处理工作,并按规定格式对图片进行存储输出,为确保数据安全,集团采用双备份方式进行存储。

第六步:艺术品扫描完成后,再次由典藏员将其搬离扫描平台,进行入库处理,双方完成交接处理。

图片4.png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不仅意味着数字基础设施的进化,更是为人们提供更多精神文化需求的接入口,最终让每个人链接到具有人性的、可感的、互动的、美学体验的智慧城市生活中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