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数动态
专题专栏
通知公告
中数讲堂|宋洋洋:文化科技融合与数字文化经济创新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数字文化集团  添加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476次

DM_20230908185813_001.PNG

(本文根据宋洋洋在通辽市文化数字化人才建设培训班上的授课内容整理)

近年来,沉浸式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馆、沉浸式展览等创新型展览模式方兴未艾,它们正是数字化文化新体验的典型代表。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党的二十大的重要部署,也是数字中国建设在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基于此,宋洋洋认为文化和科技可以融合发展成为两条主线,分为四个方向,即“新科技与新生活方式交融催生文化新业态”“科技改造现有文化业态,助力现有文化产业升级”“新技术让公共文化资源效能释放,进入消费领域”“利用科技将文化元素融入实体经济和制造领域”,在这四个方向之下又可以分为“数字内容”“影视出版”“文化展演”“文化旅游”“公共文化”“创意设计”等六个领域。可见,文化科技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泛文化领域工具集、载体集、业态集、交易集。

DM_20230908185813_002.PNG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模式

1.png

宋洋洋认为,过去十年文化科技融合领域产生了从线性融合向立体融合转变的路径变迁,由科技改造、重构传统业态释放文化生产力,科技孵化新兴业态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促成的科技单向赋能文化的线性融合。当今,由于我国文化产业正从“自我领域”的“文化圈层”走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圈层”,文化从“系统内循环”向“社会大循环”迈进,科技产业从工具属性向文化属性拓展,文化科技迎来立体化融合契机。

场景拓展方面,技术应用从点状转向矩阵,场景聚合化实现增量发展使得科技矩阵化打造场景聚合化的场景拓展;政策演进方面,文化数字化从工程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新高度;动能转换方面,互联网文化经济向数字文化经济转化,文化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跃进,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数字经济转换窗口相匹配;需求迁移方面,以消费为中心的供需议价权地位转变,消费与创作双向贯通,个性需求倒逼柔性供给。

2.png

宋洋洋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十大焦点:要素流通、技术路线、算力分配、创作主体、生产工具、关键装备、资源活化、重点产业、理念跨界、融合愿景。

宋洋洋以文化数字资产探求“脱虚向实”的合规路径阐释“要素流通”,现阶段要素流通合规路径是与实体文化产品、服务相结合,即文化数字资产与实体的版权、产品、服务、权益相结合,文化数字资产一对一或一对多与实物挂钩,可平价(宣传属性),可溢价(内容属性),可折价(渠道属性)。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指的是 “3D元宇宙与三维元宇宙的技术路线抉择”,算力工具导向的3D元宇宙依托算力工具让虚拟世界更现实,视觉工具导向的三维元宇宙依托视觉工具让现实世界更虚拟。

 算力分配 

“算力分配”指的是东数西算战略助力“文化算力网”建设。文化热数据与文化冷数据算力需求不同,东数西算战略结合地缘实际,打造高效“文化算力网”,解决算力难题。

 创作主体 

“创作主体”指从P/UGC到AIGC的代际革命与伦理冲突。从实验室到产业现象正视AI在高频交互式消费场景中的创作作用,从产业实际到可持续发展正视人类艺术家的不可替代性与权益诉求,探索合作机制,打造人机协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创作环境。

 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指内容生产中的游戏引擎“技术中台化”。技术中台化的游戏引擎整合并重构泛视觉领域技术流程,游戏引擎将在影视、建筑、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装备 

“关键装备”指智能眼镜终端进展决定产业增长路径。人类接收信息的渠道演变,视觉工具的矩阵式协同依赖便携、刚性、智能的眼镜终端拥有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更加及时的交互场景。

 资源活化 

“资源活化”指数字赋能文化遗产释放文化源头生产力。未来,数字技术将破解文化遗产五大瓶颈释放文化遗产源头生产力。八大高成长性领域(科技考古与修复、文化遗产知识图谱、文化遗产数字孪生、文化遗产+数字文创、文化遗产+数字教育、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文化遗产+元宇宙、文化遗产+X)助力文化遗产“活起来”。

 重点产业 

“重点产业”指数字人或成“切入口”型关键业态。“人、物、环境”三元结构下,数字人将成为元宇宙的切入口。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流程再造推动数字人的制作门槛不断降低,数字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变现空间不断增长。

 理念跨界 

“理念跨界”指游戏化思维深度改造传统领域生产消费。游戏化的本质是将游戏元素、设计、机制应用于非游戏场景,游戏化的关键要素是动机诉求、互动交流、场景体验。游戏化在体育、医疗、文旅等不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融合愿景 

“融合愿景”指“文化+虚拟现实”助力智能制造全面升级。即实现全周期的虚实共生、进行全闭环的信息交互、形成全智能的产业经济。

3.png

宋洋洋将文化数字化战略诠释为“三化融合”的新生态体系。应用层面为“文化空间智能化”,核心层面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要素层面为“文化数据资产化”。

DM_20230908185813_003.PNG

“三化融合”新生态体系

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使得所有行业劳动生产率急剧增长,文化服务业不再是停滞部门。另外,文化数字化生态体系的建构需要重组文化生产关系。数字化转型打破了原来的信息隔离和信息垄断,极大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企业边界愈加模糊,生产组织形式从企业导向往产品导向转变。同时,还需畅通跨产业通道。数字内容IP是跨产业应用的关键要素,文化数字化有利于加深⽂化赋能其他产业的链接基础,通过“一个平台、多业共享”,打通跨产业接口,充分发挥其外部效应。

4.png

创作伦理是由数据驱动创作和人本驱动创作形成的。宋洋洋认为,其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数据边界”问题:数据是数字文创的核心生产要素,文化数据经过交易和整合成为重要的文化资产,数据资产化催生垄断,数据从资产演变为权力;“技术应用”问题:技术在数字文创领域里的应用,更多意义上是重构流程、重置主体;“创意平权”问题:如敦煌诗巾的案例就是解构文化元素,创新文化体验;“制作平权”问题:短视频是成本低于文字的“生产力”;“传播平权”问题:借力互联网头部社交平台“裂变式营销”成为文化旅游营销重要模式。

总结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继续带动文化产品提质升级,带来新的艺术维度和创造空间,创新文旅体验形式,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期待沉浸式业态继续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体验供给,扎实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热点聚焦